在近年的省考中,大家對資料分析并不陌生,并且也了解一些最基本的考點,如增長、比重、倍數和平均數等等。這些常規的考點對應的考法大家通過復習能夠很好的掌握,但是對一些新穎的問題并不熟悉,下面中公教育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隔年增長率和兩數之積的增長率。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隔年增長率。
例1、已知2018年大米產量是213萬噸,同比增長4.8%,上年增長1.2%。
問:2018年大米產量比2016年增長了百分之幾?
【中公解析】在常規的問題中一般增長的問法為:2018年比2017年增長了百分之幾,往往都是兩個鄰近的年份在作比較,而本題中是問2018年比2016年增長了百分之幾?顯然2018年和2016年之間隔了一年,求增長率,故這類問題我們叫隔年增長率。題目已知2018年的大米產量和增長率,還有上年增長率是1.2%,所以多次利用題目所求
。由此可知隔年增長率求解公式形式為“
”,之后遇到這種問題可以直接列式為“
的和+積”。
其次,我們再看看兩數之積的增長率。
例2、2018年全國棉花種植面積3352.3千公頃(5028.5萬畝),比上年增長4.9%,全國棉花單位面積產量1818.3公斤/公頃(121.2公斤/畝),比上年增長2.8%。
問題:2018年全國棉花總產量比2017年增長約:
A.7.7% B.7.8% C.2.1% D.2.2%
【中公解析】題目所求為2018年全國棉花總產量比2017年的增長率,但已知條件為2018年的全國棉花種植面積與單產的現期值和增長率,相當于已知現期平均數(A)、份數(B)和增長率,計算總量的增長率,總量=平均數(A)×份數(B),基期總量
,則
。
由材料可知,2018年全國棉花種植面積比上年增長4.9%,全國棉花單位面積產量比上年增長2.8%,則所求為4.9%+2.8%+4.9%×2.8%≈4.9%+2.8%+0.14%=7.8%,故選B。
綜上所述,無論是隔年增長率,還是兩數之積的增長率,均可以使用“和+積”的列式形式來快速求解問題,希望大家能夠熟練掌握這種列式解法,并且在具體涉及計算過程中優先求解“”,其次觀察選項,再決定是否計算“
”。
聲明:本站點發布的來源標注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權均屬中公教育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03-01
03-01
02-26
02-25
02-24
02-24
03-02
03-02
03-02
03-02
03-02
03-02
03-02
03-02
03-02
03-02
03-01
03-01
03-01
03-01
03-01
03-01
03-01
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