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和“物聯網化”一直是科技圈居高不下的熱詞,習近平總書記也在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學習會上強調:“要以推行電子政務、建設智慧城市等為抓手,以數據集中和共享為途徑,推動技術融合、業務融合、數據融合,打通信息壁壘,形成覆蓋全國、統籌利用、統一接入的數據共享大平臺,構建全國信息資源共享體系,實現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智慧城市建設方便人們生活的同時,也大力推動城市發展。目前,我國智慧城市建設方興未艾,鄉村建設也走上智慧化發展之路。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在此背景之下,以“智能化+鄉村發展”為核心內容的智能化發展戰略為鄉村振興提供新的內生動力。據《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農村網民規模達2.55億,較2018年底增長3308萬;同時,今年一季度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936.8億元,增長31%。鄉村網絡發展速度之迅速、前景之廣闊是有目共睹的。
智慧鄉村建設并不是突然興起,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已作出系列部署,提出并實施數字鄉村戰略,大力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在《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要夯實鄉村信息化基礎,實施數字鄉村戰略,加快物聯網、地理信息、智能設備等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村生產生活的全面深度融合。國家已從戰略層面為智慧鄉村發展指明方向,全國各地也緊跟黨中央的重要指示,迅速做出響應,大力推動智慧鄉村建設。
智慧鄉村既是通過互聯網、信息化、智能化、大數據等技術運用于鄉村的發展與建設中。近些年在發展過程中成績頗豐:河北省曲周縣依托農科院和中國農林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技術支撐建設育苗產業園,搭建農業物聯網控制平臺,實現“從播種到成苗”全程智能化控制和監管;安徽省桐城市引進物聯網、水肥一體化、自動滴灌等新技術,推動農業種植向現代化、智能化發展,從“會”種菜到“慧”種菜,保障“菜籃子”安全;福建省長樂市百戶村利用5G+云大物智等信息化技術,構建智慧百戶指揮中心,實現“讓村民少跑腿、數據多跑路”的未來式的鄉村生活……
智慧鄉村建設對于實現城鄉協調發展至關重要,要想讓鄉村真正“智慧”,仍然需要加強鄉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并完善鄉村產業體系,才能讓智慧鄉村建設更添時效。
聲明:本站點發布的來源標注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權均屬中公教育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03-01
03-01
03-01
02-26
02-26
02-25
03-01
03-01
03-01
03-01
03-01
03-01
03-01
03-01
03-01
02-26
02-26
02-26
02-26
02-26
02-26
02-26
02-26
02-25